ECE R128 欧洲车用LED灯泡E/mark标......
2024-05-08
2024-05-08
2024-05-08
2024-04-08
2024-03-14
2024-03-14
吴松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产业政策研究领域),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兼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心副主任。长期配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研究制定汽车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战略规划,主持和参与过国家部委委托的若干项重大政策研究项目,曾参与多项国家重要汽车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曾两次获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一次国家发改委机关优秀成果奖,多次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成果奖。《汽车专家述评》编辑组非常荣幸邀请到吴松泉总工为《汽车专家述评》2022年8月刊“后疫情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的主题相关内容撰稿,分析目前汽车出口现状 、面临的形势以及对于我国汽车高质量出口方面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以下为全文内容:
疫情影响下中国汽车出口高质量发展建议
汽车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带动就业面广、规模效益显著等特点,是我国重要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汽车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性行业。汽车不仅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也是全球出口金额最大的单一制造业,汽车强国都是汽车出口大国。近年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规模不断增长,海外布局稳步推进,“走出去”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但整体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一、汽车出口现状和问题
根据中汽政研整理的海关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196.91万辆(含成套散件),同比增长107.0%,在全球汽车出口国家排名迅速提升。2022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121.81万辆,同比增长38.6%。这主要得益于全球汽车市场恢复、海外汽车供应相对不足、中国汽车产业链快速恢复、汽车产品海外竞争力持续提升以及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等。
1.乘用车出口占据主体地位。
2021年,乘用车出口149.27万辆,同比增长120.6%,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5.8%。2022年上半年,乘用车出口94.45万辆,同比增长49.7%,占汽车出口总量的77.5%。2022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合计出口25.33万辆,同比增长52.6%,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0.8%。
2.以中国品牌汽车出口为主。
根据中汽协会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品牌车企共计出口155.91万辆,同比增长100.9%。五菱、长城、吉利、长安、东风年度出口量首次突破10万辆。2022年上半年,中国品牌车企共计出口96.49万辆,同比增长45.8%。传统汽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企业纷纷加快新能源汽车出口。
3.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幅增长。
根据中汽协会统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含BEV和PHEV)出口30.96万辆,同比增长345.5%。其中,BEV出口26.78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86.5%。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0.35万辆,同比增长131.0%。其中,BEV出口18.05万辆,同比增长151.4%,占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88.7%。
4.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出口均实现增长。
受新能源汽车出口拉动,2021年对主要发达市场出口汽车51.09万辆,同比增长160.1%,占比超过25%。其中,对欧洲出口保持大幅增长,2021及2022年上半年,比利时和英国已稳居我国汽车出口前十位。2021年,俄罗斯是我国第三大汽车出口市场,2021年对俄出口超过10万辆。根据欧洲商业协会(AEB)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总销量为11.57万辆,同比增长102.3%。对中东地区主要国家出口20.16万辆,同比增长53.3%。2022年上半年,对东盟国家出口汽车14.07万辆,同比增长34.6%。其中,马来西亚和越南分列我国出口第7和第10位。2022年上半年,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达到10.6%,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5.重点企业持续深化海外本地化发展。
近年来,中国品牌重点车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重点地区本地化生产和服务网络。据不完全统计,35家中国品牌车企已建立100多家海外工厂,2020年海外整车产能超200万辆,境外销售和服务网点超过1万家。上汽、长城、奇瑞、吉利等重点车企加大俄罗斯、印度、巴西、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战略布局,建立整车和零部件工厂。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规模大幅增长,已成为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大国(2021年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超过1200亿美元),但汽车产品出口规模与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仍然不相称,汽车出口占比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7.6%,2021年)。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大大晚于发达国家,主要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和海外经营能力与跨国汽车企业仍存较大差距,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整车出口市场较为分散,虽近年来对发达国家出口比例有所提升,但仍以“一带一路”及新兴市场为主;除新能源汽车外,传统车出口单价不高;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仍需完善,国际金融和物流等滞后问题依然存在。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全球经济尚未恢复,全球汽车市场及贸易发展仍受疫情影响。中国汽车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主要面临关键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稳定、出口物流运输受阻、海运成本上升、新型绿色贸易壁垒、海外金融服务滞后、认证壁垒等问题。
二、面临形势
1.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及国际汽车市场恢复仍需时日。
国际疫情仍呈现长期化、复杂化发展,全球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汽车芯片供给持续短缺、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将继续影响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通畅。世界经济复苏预期下调、全球通胀持续升压、消费需求降低等综合作用,也将严重影响全球汽车市场的回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全球经济显著趋于暗淡,潜在的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并于7月26日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3.2%和2.9%。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uto Forecast Solutions(AFS)最新数据(截至7月24日),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已累计减产量约278.73万辆,预计全年全球减产将达365万辆。
2.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风险加剧,新型国际贸易壁垒正在形成。
一是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关税依然是美国制定对华战略时的重要杠杆,目前美国政府仍对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存在分歧。二是高标准区域贸易安排(RTA)推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发达国家主导的超大型贸易协定呈现出高标准、广覆盖、严排他等特征,将导致贸易和投资双转移。三是部分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发展本国制造业,并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如美国加大对华投资并购的安全审查力度,阻止中国企业在信息、互联网、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并购投资,并限制部分关键技术和产品对华出口。四是全球低碳化达成共识,以碳为核心的新型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形成。如欧盟正在设立“碳足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规定,将通过“碳”规则保护其本土汽车产业。根据《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自2024年7月起,工业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和供应商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
3.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趋于分散化,全球化分工合作面临挑战。
一是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制造业外迁回流,我国外商投资制造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部分零部件企业调整全球生产布局,增加中国以外地区产能。二是汽车产业加速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变革,推动关键零部件全球布局调整。欧洲、美国等纷纷加码电动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加强本土动力电池、芯片等产业布局。2022年5月,美国政府公布了2022年振兴美国制造业和确保关键供应链安全的计划。韩国政府发布了“K半导体战略”,以“K芯片带”布局建设集制造、材料、设备、封装和设计等一体的产业集群。三是全球供应链布局趋于区域化、分散化、本地化。围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墨加协定(USMC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个大型FTA,现有汽车产业链集中布局区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在原产地要求推动下,协定地区的企业将优先采购协定成员国的零部件产品,进而影响贸易和产业格局。
4.中国深入实施FTA战略,加快推动汽车行业高水平开放。
目前,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9个,覆盖26个国家和地区。智利、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文莱等多个自贸伙伴对我国汽车产品关税已降为0。其中,智利成为我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2021年中国品牌在智利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25%。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推动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中国和海合会,和以色列、厄瓜多尔等自贸协定的谈判,尤其是积极推进加入CPTPP,有利于推进削减汽车关税,加快实现汽车产业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国家将为汽车产业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能力、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重要的引导和支持。
5.全球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带来机遇。
各国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通过出台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法规,甚至是出台禁售燃油车计划,来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推出了促进汽车产业电动化发展的支持政策,如美国、欧洲、日本、澳新、印度等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的支持力度,在市场、技术、产业等各层面推动转型升级,并实现了市场规模不断提升。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9万辆,实现翻番增长,其中美国、欧洲的销量分别增长101%和66%。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国际领先且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条完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再加上外资企业大规模投资和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已经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在汽车产业融合发展趋势下,网联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国际“并驾齐驱”,驱动汽车产业加速驶入“新赛道”,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发展格局,华为、百度、小米等诸多科技企业以智能化为切入点加速跨界造车,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市场和政策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未来势必将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
三、政策建议
加强政府统筹指导和协调,加强政企协同,在汽车强国战略的指引下,研究制定汽车产业“走出去”专项规划,重点支持我国有优势的汽车产品(含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优势产业链企业国际化布局,推动汽车产品、技术、标准、服务和资本走出去,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是完善出口支持政策体系。引导和支持重点汽车企业将国际化列入企业核心战略。支持国内检测认证机构与国外机构开展合作,签订实验室产品检验结果认可协议。深入评估、适时加入《1958年协定书》。支持中国标准、技术服务机构走出去。加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完善汽车零部件海外仓网络。引导国内银行、金融机构在主要区域建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完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鼓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加大对汽车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支持。
二是研究制定汽车产业对外投资指导意见。加强与重点区域的国际产能合作。组建汽车企业海外发展联盟,推动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协同“走出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和营销服务机构。依托境外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等大力推进海外汽车产业园区建设。
三是深入实施FTA战略。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我国主要出口国家商签FTA、投资保护协定。推动现有自贸协定升级,进一步降低汽车关税。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四是积极应对碳壁垒等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系统评估其影响,并研究出台类似应对措施。加强国内机构与国外行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品碳排放标准和结果国际互认。
五是加强专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专业机构搭建汽车产品出口及国际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和政策法规咨询、检测、认证、研发、培训等服务。
2022-09-16
新加坡HSA---未注册的医疗器械如何参加新加坡展......
2022-09-16
2022-09-07
2022-09-03
2022-01-13
2022-01-07